定量蛋白质组学的核心在于利用质谱(MS)技术,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准确测量蛋白质的丰度。质谱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使得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能够被精确量化,并结合多种定量方法,这能够同时分析多个样本。常用的策略包括非标记定量和标记定量。
一、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非标记定量指的是不依赖任何化学或同位素标记的定量方法。蛋白质丰度通过肽段的信号强度或谱计数来计算。常用的非标记定量方法主要有基于信号强度的定量和谱计数。
1. 基于信号强度的定量
基于信号强度的定量是通过测量质谱仪中检测到的肽离子的强度进行定量,假设肽离子的强度与其丰度成正比。在此方法中,蛋白质被酶解为肽段,通过液相色谱分离,随后用质谱分析。每个肽段的信号强度反映其相对丰度,进而用于预测样本间蛋白质表达的变化。这种方法简单且成本效益高,适合大规模复杂样本的分析,但信号强度的准确性可能受到离子化效率及样本复杂度的影响。
2. 谱计数
谱计数通过统计每个蛋白质匹配到的MS/MS谱图数量来估算其丰度。在质谱分析过程中,蛋白质在消化成肽段后,这些肽段被碎裂,记录为谱图。每个蛋白质的谱图数量与其丰度成正比。虽然谱计数方法简单且高通量,但其准确性较低,对于低丰度蛋白质的定量效果不佳,且没法提供绝对定量。
3. 4D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4D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将离子迁移谱(IM)和数据独立采集(DIA)技术结合,进行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的蛋白质定量。该方法集成了四维分离技术,包括保留时间、质荷比(m/z)、离子强度和离子迁移性,显著提高了选择性和分辨率。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生物样本,不需要任何标记,降低了成本并简化了工作流程。但同时需要特定的仪器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适合基础研究和动态蛋白质组谱分析。
二、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在了解非标记定量的优势和挑战后,接下来我们讨论标记定量策略。标记定量依赖化学或同位素标签来量化蛋白质丰度。这些策略通常能提供更高的准确性,非常适合样本间的比较分析。
1. SILAC(细胞培养中氨基酸的稳定同位素标记)
SILAC是一种代谢标记技术,向培养细胞中添加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从而在合成过程中对蛋白质进行标记。这种技术能够实现高准确度的定量,特别适合于分析复杂生物基质中的低丰度蛋白质。
2. iTRAQ(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iTRAQ是一种化学标记技术,利用同位素标签在多个样本中实现蛋白质的相对和绝对定量。它允许一次运行同时分析多达8个样本,显著提高通量。然而,iTRAQ的成本较高,并且在复杂样本中可能会遭遇报告离子的干扰,影响定量精度。
3. TMT(串联质谱标签)
TMT是一种同位素标记技术,用于相对定量,能在MS/MS碎裂过程中释放出独特的报告离子,通过离子强度进行定量。最多可以同时分析16至18个样本 (TMTpro),适合大规模比较研究,但如复杂样本中也可能出现干扰,对定量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总结
定量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支持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突破。无论是标记定量还是非标记定量策略,各自都具备独特的优势和挑战,选择合适的方法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定量蛋白质组学将在精准医疗和生物标志物发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Z6·尊龙凯时专注于蛋白质组学领域,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的解读和实用服务,推动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创新与应用。我们关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行业提供质量控制检测和项目验证,帮助客户实现科研目标。